大眾網
大眾網記者 秦瑾 報道
為宣傳貫徹《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持續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引導全體師生了解垃圾分類重要意義,樹立正確的垃圾分類意識和生態保護意識,共建文明城市。近日,濟南市歷城區港溝中心小學開展“垃圾分類‘泉’方位,文明濟南零距離”主題宣傳活動。
學校主要負責人和中隊輔導員通過開展主題宣講和主題隊課等活動,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全體師生學習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提高環保意識,共建文明濟南。
學校充分利用黑板報、大屏幕和宣傳欄等媒介載體,廣泛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理念。以班級群、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及時對特色活動等進行宣傳推廣,持續營造共同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良好文化氛圍。
學校邀請濟南市氣象科普館毛曉平館長開展《氣象科普報告會》。毛館長運用生動的例子,結合生活中遇到的氣象現象,向同學們介紹氣象知識,讓同學們認識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學會遇到氣象災害自救方法,并呼吁同學們關注生態、低碳生活,愛護家園,保護地球。
學習垃圾分類,共建文明濟南。學校邀請港溝環衛所劉光華所長開展國旗下垃圾分類宣講活動。劉所長說:“垃圾分類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而這一項巨大的工程則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參與。我們每天會產生大量垃圾,如果任意丟棄,會造成嚴重的污染,從而破壞我們美好的生活環境?!眲⑺L呼吁全體師生從自己做起,堅持垃圾分類,用行動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
垃圾分類我踐行,學校通過微公益義賣可回收物等活動,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培育學生文明健康、綠色低碳的良好生活習慣。與社區聯合開展垃圾分類活動,組織學生走進公共場所進行清掃衛生等志愿服務活動,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輻射一個社區”的教育目標。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中心小學將持續加大垃圾分類的學習、宣傳、貫徹力度,讓全體師生自覺參與垃圾分類活動,爭做垃圾分類的宣傳者和行動者,養成垃圾分類習慣,豐富我校生態文明教育形式和內容,共建文明美麗濟南而不斷努力。
責編:路時川
審核:秦瑾
責編:秦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