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nnrt"><pre id="wnnrt"><sup id="wnnrt"></sup></pre></span><s id="wnnrt"><samp id="wnnrt"><menuitem id="wnnrt"></menuitem></samp></s><em id="wnnrt"></em>

      1. <dd id="wnnrt"><track id="wnnrt"></track></dd>
        搜索 海報新聞 媒體矩陣

        大眾網
        全媒體
        矩   陣

        掃描有驚喜!

        • 海報新聞

        • 大眾網官方微信

        • 大眾網官方微博

        •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 大眾海藍

        • 大眾網論壇

        •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頁 >教育新聞 >地市動態

        魯甘東西部教育協作·采訪札記(4)臨夏市一中:一張飛越千里的“小條”

        2023

        / 09/21
        來源:

        山東省教育廳

        作者:

        手機查看

          9月18日,采訪組來到本次甘隴行的第四站——臨夏州臨夏市。

          在臨夏市一中的課堂上,我們發現每名學生手中都有一張半頁A4紙大小的“小條”,上面以練習題的形式羅列著本節課應知應會的知識點。

          “這是學校推廣使用的課堂‘小條’!逼吣昙壵Z文教師牛文瑾介紹道,“它實際起到同時提升教師備課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的作用。設計這么一張‘小條’要經過兩輪備課,先由主備教師結合本課內容確定教學重難點,再由備課組全體教師通過集體研討將其轉化為適合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的練習題,方便老師即學即測、快速反饋!

        學校語文教師牛文瑾向我們展示默寫“小條”

          “小條”的創意,來源于與臨夏市一中相隔千里的濟南市育英中學。2021年8月,濟南市市中區選派12名支教干部教師赴臨夏市開展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時任十六里河中學辦公室主任的李稟軒被選派為支教團團長,并擔任臨夏市一中校長。來到學校后,李稟軒帶領幫扶團隊以加強教學研究和集體備課為抓手,將市中區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優質的教學資源引入學校。為了提升當地教師的授課水平,他還積極組織骨干教師前往濟南育英中學跟崗學習,開闊當地教師的視野。

        李稟軒組織教師開展集體教研和講評課活動

          “今年上半年,我有幸前往濟南參與了為期3個月的跟崗學習活動!迸R夏市一中教研室副主任馬存賢是跟崗學習隊伍中的一員,在他看來,3個月的跟崗學習,使他能夠學習到濟南不同學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并將其吸收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之中。

          “無論是六十八中的國家課程校本化,還是育英中學的‘紅色育英、人文育英、現代育英’理念,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剛才提到的‘小條’,實際就是學校老師在育英中學跟崗學習期間學到的教學方法,其間老師們深入到育英中學的課堂中詳細了解各學科‘小條’的使用情況,在確認其價值后才開始大力推廣!

        跟崗學習期間,馬存賢參與濟南市市中區教育系統干部能力素養專題培訓

          如今,在臨夏市一中,根據不同學科和不同的學習內容,“小條”被設計成不同的形式,廣泛運用于早讀、午自習、課前檢測、課堂反饋等不同的教學情境,成為精準檢測學生學習效果、提高課堂效率的有力抓手。

        臨夏市一中校園廣場中的“育英園”

          “李校長將濟南先進的教學理念帶過來,我們再通過跟崗學習、線上教研將教學理念在當地實施的具體情況和意見想法反饋給濟南學校,這其實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我覺得這也是東西部教育協作的另一種價值!睂τ跂|西部教育協作的意義,馬存賢有著自己的理解。

          正如馬存賢所言,一張飛躍千里的“小條”,承載了魯甘東西部教育協作取得的碩果,彰顯了濟南臨夏兩地攜手并進、共育桃李的初心,也見證了“泉河協作”從單向幫扶邁向雙向提升的跨越發展。

          山東教育社記者 袁飛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張靜

        相關推薦 換一換